这个解释器模式可以说是终极的设计模式了. 也就是程序语言本身, 就像Java语言一样, 不管写了什么程序, 底层都在复用Java虚拟机. 有了这个东西, 等于只要修改对于问题的描述(语言), 而编写的解释器是一直可以复用的.

  1. Interpreter 模式
  2. 例子中使用的类
  3. ProgramNode
  4. CommandListNode
  5. CommandNode
  6. RepeatCommandNode
  7. PrimitiveCommandNode
  8. Context
  9. ParseException
  10. 使用解释器模式
  11. 练习
  12. 原版设计模式的分类

Interpreter 模式

当问题可以用一种语言描述的时候, 可以针对这种语言编写一个解释器. 如果以后问题发生了变化, 只需要更新描述, 而不是代码即可.

作者的例子是一个简单的控制车辆前进的语言, 采用了EBNF, 扩展的巴斯科范式(看来这些语言逻辑方面的东西也很有意思), 体现了语法解析中递归的思想.

最基础的指令则是由 go right left组成, 然后引入了循环的概念, 使用 repeat + end 来包围起循环体. 程序的开始和结束则是 program + end 来表示.

这里关键是要理解如何将语法解析成类, 其本质就是生成一棵语法树, 各个节点的类型由语法定义得来. 这样就可以逐步将一个语言解析成所有以最基础的指令组成的体系, 然后逐步执行.

例子中使用的类

使用的类有点多, 是和语法单元对应的:

  1. Node, 语法树节点的抽象类
  2. ProgramNode, 对应<program>语法单元
  3. CommandListNode, 对应<command list>语法单元
  4. CommandNode, 对应<command>语法单元
  5. RepeatCommandNode, 对应<repeat command>语法单元
  6. PrimitiveCommandNode, 对应<primitive command>语法单元
  7. Context, 上下文对象, 其实就是整段程序在解析过程中的当前状态, 这个需要在后边好好理解
  8. ParseException, 自定义的表示语法错误的异常
  9. Main, 测试类

Node抽象类, 就一个parse方法, 只看这个类还不知道如何实现解释器:

public abstract class Node {
    public abstract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

下边就来看看如何实现.

ProgramNode

观察语法定义中的: <program>::= program <command list>, 可以知道, 如果一个节点是ProgramNode, 必定以program开头, 之后是一个command list节点.

有了这个概念, 就可以来编写ProgramNode类了:

public class ProgramNode extends Node {

    private Node commandListNode;

    @Override
    public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
        context.skipToken("program");
        commandListNode = new CommandListNode();
        commandListNode.parse(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rogram " + commandListNode + "]";
    }
}

从这里可以看出, 解析实际上从根节点开始的, context.skipToken("program");用于跳过第一个token = program这个单词. 如果程序不是以program开头, 就会抛出异常, 这个方法等会会在Context类中实现.

在跳过了第一个token之后, 实际上剩下的部分根据语法规则, 就是一个 command list 语法单元, 因此这个类内部会有一个commandListNode变量, 用来新创建一个对应的节点, 来解析这个语法单元.

实际上从这里就可以发现, 解析就是这样一层一层, 按照规定好的语法格式, 创建不同的对应节点挂在当前对象之下, 最后组成一个大的组合对象来完成的.

CommandListNode

继续看语法结构: <command list>::= <command>* end, 这表示这个节点内有至少0个command节点, 然后还会有一个end来标识结束.

首先需要一个容器来保存command节点, 然后也要利用context对象, 用循环反复的将token使用command节点解析, 最后应该是一个end, 如果不是end, 就抛异常.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CommandListNode extends Node {

    private ArrayList<Node> list =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ublic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
        while (true) {
            //如果解析到了null, 抛异常, 如果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进入到null的情况
            if (context.currentToken() == null)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Missing end");
            //如果解析到了end, 就跳出循环
            } else if (context.currentToken().equals("end")) {
                context.skipToken("end");
                break;
            } else {
            //如果不是end, 说明是一个command语法单元, 创建一个对应的Node进行解析, 并放入到list中去
                Node commandNode = new CommandNode();
                commandNode.parse(context);
                list.add(commandNode);
            }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append("[List ");
        for (Node node : list) {
            stringBuilder.append(node.toString()).append(" ");
        }
        stringBuilder.append("]");
        return stringBuilder.toString();
    }
}

从这里可以看出, 基本上就是严格按照语法的规定, 将其解析为具体的类. 现在这里还没有编写context对象, 看来context对象是个很重要的内容.

CommandNode

语法规则是: <command>::=<repeat command> | <primitive command>, 这里和之前不同的是, 有两个选择, 可以是一个repeat语法, 也可以是一个基础语句的对象.

repeat语法的开头一定是repeat, 所以这里需要做一个判断, 究竟是repeat还是基础语句:

public class CommandNode extends Node {

    private Node node;

    @Override
    public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
        if (context.currentToken().equals("repeat")) {
            node = new RepeatCommandNode();
        } else {
            node = new PrimitiveCommandNode();
        }
        node.parse(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de.toString();
    }
}

有了前边两个类做铺垫, 这个类就更容易懂了, 会判断context的当前标记是不是一个repeat, 如果是就用Repeat节点解析, 如果不是, 就用Primitive节点解析.

RepeatCommandNode

还是先看语法结构: <repeat command>::=repeat <number> <command list>, 这里就出现了递归现象, 当然, 最后的节点一定是primitive, 所以递归可以正常终止.

遇到递归不用多想, 只要按照逻辑操作就行. 所以一个Repeat节点里包含两个节点 一个是获取的number值, 一个是commandListNode:

public class RepeatCommandNode extends Node {

    private int number;

    private Node commandListNode;

    //获取数字, 然后跳过一个token, 解析剩下的commandListNode
    @Override
    public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
        context.skipToken("repeat");
        number = context.currentNumber();
        context.nextToken();
        commandListNode = new CommandListNode();
        commandListNode.parse(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repeat " + number + " " + commandListNode + "]";
    }
}

PrimitiveCommandNode

这个是最基础的类, 也是递归的终点, 其内容就是解析三个最基础的命令, go, right ,left:

public class PrimitiveCommandNode extends Node {

    private String name;

    @Override
    public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
        name = context.currentToken();
        context.skipToken(name);

        if (!name.equals("go") && !name.equals("left") && !name.equals("right"))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name + " is undefined.");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
    }
}

解析一个token, 如果是go left right之一, 说明正确, 否则抛出异常.

这里的parse()方法没有再继续调用其他的parse方法, 说明是递归的终点. 不过还一个重要的是context类, 合起来才能看懂.

Context

Context对象要将其理解为当前需要解析的内容, 会随着每次解析不断变化. 在这个例子中, 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着状态的字符串形式的源代码:

import java.util.StringTokenizer;

public class Context {

    //使用了内置的StringTokenizer库, 直接将字符串分割成token, 操作这个tokenizer对象即可
    private StringTokenizer tokenizer;

    //当前的token
    private String currentToken;


    //构造器使用StringTokenizer生成token
    public Context(String sourceCode) {
        tokenizer = new StringTokenizer(sourceCode);
        nextToken();
    }

    //这个是返回下一个token, 同时将内容设置当前token, 可以看成是往前移动了一步
    public String nextToken() {
        if (tokenizer.hasMoreTokens()) {
            currentToken = tokenizer.nextToken();
        } else {
            currentToken = null;
        }
        return currentToken;
    }

    //这个是获取当前token, 相比上一个方法, 不会向前移动
    public String currentToken() {
        return currentToken;
    }

    //这个方法用来跳过一个token ,如果跳过的不是指定的token 就要抛异常. 当前token是要跳过的token,就向前一步
    public void skipToken(String token) throws ParseException {
        if (!token.equals(currentToken))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Warning:" + token + " is expected, but" + currentToken + "is found");
        }
        nextToken();
    }

    public int currentNumber() {
        int number = 0;
        try {
            number = Integer.parseInt(currentToken);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Warning: 数字解析错误" + currentToken);
        }
        return number;
    }

}

nextToken()相当于无条件前进一步, currentToken()是不前进, 仅仅获取当前的token, skipToken(String token)是检查并跳过, 会抛异常. 这是三个操作token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个currentNumber用于将当前token转换成数字, 也会报异常.

这里可以先想一想, 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 一定是一个逐级展开的, 中间是其他各种节点, 但最后的叶子节点一定是PrimitiveCommandNode的一棵语法树.

ParseException

最后是异常类, 比较简单:

public class Parse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ParseException(String msg) {
        super(msg);
    }
}

使用解释器模式

使用解释器, 实际上就是按照语法规则写一段程序, 然后看是否能够正确的被解析成语法树.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program.txt"));

            String text;

            while ((text = bufferedReader.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text = " + text + "\"");
                Node node = new ProgramNode();
                node.parse(new Context(text));
                System.out.println(nod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文件读取错误");
        } catch (Parse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解析错误");
        }

    }
}

我们的program.txt中一行就是一个程序, 每次读取一行, 然后尝试解析, 如果解析不正确, 就会报错.

这个利用了递归的思想进行解析实在是太妙了, 程序会一直解析到基础命令, 中间的过程的节点全都是持有其他对象而已,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结构.

估计一般程序的解释器, 也是这么工作的吧.

这里回头看看理论, 这个模式中有如下的角色:

  1. 抽象表达式: 就是指语法树的抽象节点, 共同API是parse, 通过从根节点开始的逐层parse创建整棵语法树
  2. 终结符表达式: 就是指语法规则中, 不再有其他语法单元的表达式, 这里就是指PrimitiveCommandNode类, 这是所有最基础的指令构成的节点
  3. 非终结符表达式: 就是指语法规则中, 包含再有其他语法单元结构的表达式, 这里就是指Node实现类中除了PrimitiveCommandNode之外的其他类, 他们都是各种各样的持有其他相关节点的对象, 而且必定不是树的最终叶子节点.
  4. 上下文: 可以看做程序当前解析到哪里的一个对象, 其内部的本质是一个源程序经过处理之后的文本. 这也是为何编程其实都是写文本文件的道理. 应该说前三者构成了解释器, 而上下文对象就是解释器要进行解释的对象.

练习 运行语法树

现在已经有了解析完成的语法树, 该如何运行程序呢.

从运行的角度来说, 其实只是运行最基本的PrimitiveNode中的指令. 但是还需要考虑循环, 看起来其实就是一个逐步展开语法树的过程.

这里可以发现, 都继承了Node节点, 如果将node节点稍微改造一下, 就可以变成Composite模式, 于是考虑给每个node添加一个方法 run(), 由于解析本身就是按照顺序放入到list中的, 不会影响顺序.

public abstract class Node {

    public abstract void parse(Context context) throws ParseException;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

实际上真正执行指令的, 只有PrimitiveCommandNode:

public class PrimitiveCommandNode extends Nod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witch (name) {
            case "go":
                System.out.println("小车前进");
                break;
            case "left":
                System.out.println("小车左转");
                break;
            case "right":
                System.out.println("小车右转");
                break;
        }
    }
}

剩下的各个仅仅持有其他对象的类, 都调用自己内部的持有的对象的run()方法即可:

public class ProgramNode extends Nod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commandListNode.run();
    }
}
public class CommandListNode extends Nod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Node node : list) {
            node.run();
        }
    }
}
public class CommandNode extends Nod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node.run();
    }
}

RepeatCommandNode要注意语义, 要利用解析所得的数字, 来重复执行其中包含的命令.

public class RepeatCommandNode extends Nod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number; i++) {
            commandListNode.run();
        }
    }
}

这样只需要在解析完语法树之后, 使用ProgramNode的run()方法, 即可启动解析后的程序.

原版设计模式分类

这里借着原版设计模式的分类, 再来回忆一下全部的设计模式吧:

    创建型设计模式

  1. Abstract Factory, 组装复杂的产品时候使用
  2. Builder, 创建一个对象需要多个步骤的时候使用
  3. 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 简单的的工厂模式
  4. Prototype, 根据原型复制或者创建对象的模式
  5. Singleton, 单例模式
    结构型设计模式

  1. Adapter, 适配两个类
  2. Bridge, 桥接模式, 用于分离类的功能和类的实现层次
  3. Composite, 用于数据结构最终都是由同一类别组成, 可以实现递归
  4. Decorator, 装饰器和被装饰类的为同一类型, 可互相替换, 用于实现额外的功能
  5. Facade, 将复杂的内容对外暴露为简单的接口
  6. Flyweight, 重用类, 一般用于不可变对象
  7. Proxy, 仅仅在需要被代理类的时候才生成被代理类
    行为型设计模式

  1.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模式, 串起一批用来解决问题的类.
  2. Command, 将命令也就是行为抽象成类.
  3. Interpreter, 解释器模式, 终极复用.
  4. Iterator, 迭代器模式, 这模式回头看看确实简单.
  5. Mediator, 有很多类共同组成复杂的状态, 可以设置一个仲裁者对象.
  6. Memento, 相当于游戏存档一样的快照, 可以用类来保存状态.
  7. Observer, 被观察者在内部注册一系列观察者, 只要发生变化就通知观察者.
  8. State, 将状态和对应的功能包装在类里, 切换状态的时候切换类就可以了.
  9. Strategy, 算法部分委托给具体的实现, 可以替换算法.
  10. Template Method, 模板模式, 定好了算法, 具体实现交给子类. 注意和Strategy模式的区别, 一个定好了算法, 一个可以替换算法
  11. Visitor, 访问者模式, 这个访问者是双向分发, 其实是通过数据对象被动的访问, 好处是分离了数据和数据的处理, 可以随便替换访问者就可以完成不同的处理.

设计模式至此的简单学习终于结束, 剩下的就是每次要写Java程序的时候, 都争取来使用一下设计模式吧.

这里再放一个简明版的设计模式教程.